在新能源產業蓬勃發展的今天,鋰作為“白色石油”的戰略地位日益凸顯。從鋰電池到儲能系統,龐大的市場需求對上游鋰礦石的開采與加工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標準與嚴要求。然而,在鋰輝石、鋰云母等硬質鋰礦的破碎環節,行業長期面臨著一個核心矛盾:如何實現大規模高效破碎的同時,很大限度地減少“過粉碎”現象?這一難題的破解,直接關系到選礦回收率、能耗成本乃至最終的經濟效益。而對輥破碎機,正以其“高產出、低過碎”的顯著優勢,成為攻克這一難題的關鍵利器。
一、 鋰礦破碎為何“畏過碎如虎”?
所謂“過粉碎”,是指在破碎過程中,產生了大量低于選礦目標粒級的細粉。這對鋰礦加工而言危害很大:
1、嚴重降低回收率:鋰礦選礦主要采用浮選法,其效率高度依賴于礦物顆粒的適宜粒度。過碎的微細顆粒(通常指-0.074mm以下)不僅自身浮選性差,難以被捕收,還會像“毯子”一樣覆蓋在較粗顆粒表面,惡化整個浮選環境,導致有價礦物(鋰輝石、鋰云母)無法有效分離,造成鋰資源的永久性流失。
2、增加能耗與成本:過碎的物料意味著前期破碎作業做了大量“無用功”,浪費了寶貴的電能。同時,這些微細粉料在后續的磨礦、分級、脫水等工序中會帶來更多麻煩,比如增加藥劑消耗、加劇設備磨損、降低過濾效率等,全方位推高運營成本。
3、引發環保與安全問題:極細的礦粉易揚塵,惡化工作環境,對員工健康構成威脅,同時也增加了粉塵爆炸的風險和環保治理的難度。
因此,理想的鋰礦破碎并非粉得越細越好,而是追求“精準破碎”,即達到有效的解離粒度即可,盡可能生成顆粒均勻、過粉碎率低的產品,為后續分選創造好的條件。
二、“低過碎”的機理:選擇性破碎與可控粒度
1、緩慢的擠壓作用:兩輥相向旋轉,將物料緩慢嚙入破碎腔。這種持續的、純壓力的作用方式,更易于使物料沿著晶體內部的解理面或缺陷處破裂,而不是無序地炸裂成粉,實現了“選擇性破碎”。
2、精確的粒度控制:破碎后物料的粒度直接由兩輥之間的間隙(排料口) 決定。只要間隙固定,產品最大粒度就被嚴格限定,避免了產生大量不可控的過細顆粒。通過調整間隙,可以輕松獲得所需粒級的產品,非常契合鋰礦浮選前對入料粒度的嚴格要求。
三、“高產出”的保障:高效穩定與低故障率
1、連續均勻給料:對輥破碎機適合與給料機配合,實現連續、均勻的瀑流式給料。物料布滿整個輥面寬度,設備利用率高,處理能力大。
2、結構簡單,運行可靠:現代對輥破采用耐磨合金輥皮,使用壽命長。結構設計堅固,維護點少,故障率低,能夠保障生產線長期穩定運行,從而實現總產量的提升。
3、能量利用率高:層壓破碎原理使得能量更多地用于物料顆粒之間的相互擠壓粉碎,而非無效的摩擦和發熱,比能消耗較低,在獲得高產能的同時更節能。
總之,在鋰資源爭奪日趨激烈、降本增效成為行業生存法則的背景下,每一個工藝環節的優化都意義重大。對輥破碎機憑借其獨特的層壓破碎原理,成功地在“高產出”與“低過碎”之間找到了最佳平衡點,為鋰礦破碎環節提供了一種高效、經濟、可靠的解決方案。
吉宏機械是專業生產對輥破碎機的生產廠家。如有需要,可隨時聯系廠家,專業工程師將為您量身定制更適合您的對輥破碎機型號。若你想詳細了解吉宏對輥破碎機,歡迎致電:13849116116。